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基本常識 >> 血糖低比血糖高危險

血糖低比血糖高危險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慢性病,似乎危險總在遠方,假以時日才會到來。殊不知,慢性病也會突發急症,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心肌梗死、中風等,都會在頃刻之間威脅患者的生命。了解這些急性並發症,積極地進行預防,才是遠離它們的最好辦法。

  糖尿病治療就像走鋼絲,血糖降少了不行,降多了有低血糖危險,甚至很多患者死於低血糖昏迷。因此,低血糖成了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並發症。患者如何做到精確降糖,又應該怎樣預防低血糖呢?

  低血糖威脅生命

  上海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羅邦堯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治療糖尿病的目標就是要使血糖降下來,並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一般有生活方式干預、服用降糖藥物、注射胰島素等方法。但在降血糖的過程中,通常由於胰島素注射劑量過大、降糖藥服用不當、用藥時間跟吃飯時間不協調、體力活動量加大、飲酒等原因,會使血糖降得過快或過低,從而出現低血糖症狀。一般當血糖在2.8毫摩爾/升(50毫克/分升)或以下時,患者會出現早期低血糖症狀。

  “許多糖尿病患者只關注高血糖,卻沒有意識到低血糖的危害性,但低血糖的危害遠遠超過高血糖。”羅教授表示,因為持續的低血糖除可危及生命外,還可導致腦功能障礙,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尤其對老年人來說,危害更大,他們一般反應能力退化,感覺不敏銳,往往等到昏迷了才被發現,此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此外,還應注意鑒別患者是低血糖還是低血糖症狀,有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或患病時間較長者)發生低血糖時,沒有早期症狀,被稱為“無症狀性低血糖”,容易被忽視,從而耽誤治療。

  運動時帶點零食

  羅教授表示,由於使用胰島素的緣故,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糖症狀。對於他們來說,應先計算好需用多少劑量,而初始劑量一定要低於計算劑量。先觀察2—4天左右,隨後逐步調整;如果血糖仍然高,可以適當加量;如果血糖控制較好,劑量則可以適量減少,調整范圍一般在2—4個單位。

  對於用口服降糖藥的患者來說,關鍵是開始時藥物劑量不能太大。如果控制得不好,可以適量增加或合用其他非同類降糖藥物。

  70歲以上的老年人,用藥時應特別注意,不要用藥效作用強、持續時間長的藥物,否則一旦發生低血糖,危害會很嚴重;降糖標准也應適當放寬,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時7毫摩爾/升左右,這樣引起低血糖的風險比較低。

  飲食和運動不當也會出現低血糖。羅教授表示,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運動是基礎治療方式,但一定要注意運動量。其中,中老年患者最適合散步,可以走快一點,根據體力情況調整,一般在45分鐘左右;年齡較輕的不妨選擇騎自行車等運動。另外,運動時最好隨身攜帶一些水果糖、餅干等食品,以便隨時糾正低血糖反應。

  患者一般在飯前半小時注射胰島素,注射後不吃飯或吃的太少,都會引起低血糖症狀。應按時、按量進餐,糖尿病的主食不是越少越好,一般一天5—6兩左右,三餐按習慣分配為1/5、2/5、2/5。

  此外,病人還應注意不能過量喝酒,否則肝髒裡葡萄糖的輸出會受影響,從而誘發低血糖。一般來說,紅酒每天攝入量應少於50毫升,啤酒量保持在一個易拉罐,白酒盡量不要喝。

  血糖低,喝糖水

  羅教授介紹,每人發生低血糖症狀都不完全一樣,但在早期會有一些共同症狀,比如,出虛汗、有饑餓感、心慌、心跳加快、雙手顫抖、嘴唇感到麻木或刺痛、看東西模糊、肢體發冷、臉色蒼白、神志不清等。

  一旦出現低血糖症狀,該怎樣實施院前急救呢?羅教授建議,如果家中有血糖儀,應先測病人的血糖值。確診後立即給病人吃點東西,如甜餅干、米飯等,或喝一點牛奶、含糖飲料等。若症狀不緩解,可重復上述做法。但要注意的是,若是因服用拜糖蘋等藥物引起的,最好補充葡萄糖,而不能吃果糖。如果服糖後仍不能清醒,應立即送醫院搶救。病人清醒後應進食米、面食物,以防再度昏迷。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