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包括:飲食、藥物、運動、教育和自我監測。目前在臨床上主要以控制血糖盡可能接近正常范圍、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及發展為基本要求。健康教育作為防治糖尿病的首要要素,對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合理控制飲食、積極科學運動、有效自我管理起關鍵作用。因此通過健康教育克服患者的思想障礙,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才能達到控制理想血糖的目的,從而減少糖尿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起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它的早期信號有:視力下降、手足麻木、尿路感染、膽道感染、排尿困難、腹瀉、便秘、陽痿。發現以上症狀應早期積極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1、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首先應當正確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動,一切從患者的健康出發,針對患者的具體行為表現,做耐心細致周到工作,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在與患者交流時要注意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多用安慰、鼓勵的語言。要教育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樹立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2、糖尿病病人的飲食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必須終身進行飲食控制。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飲食原則以控制總熱量,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營養合理的食物,少量進餐,定時定量,不吸煙。對於用胰島素治療者,應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1)糖尿病患者主食以粗制米、面和適量雜糧,限制甜食。
(2)從魚、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獲得優質蛋白,腎病者限制吃大豆。
(3)飲食以清淡,低鹽、低脂;鹽每日不超過5克。少吃肥肉、動物內髒、蛋黃、魚子、蟹黃、花生、核桃、松子等。
(4)多吃蔬菜限量吃水果,增加膳食纖維;蔬菜有西紅柿、黃瓜、香菇、木耳、大蒜。每日25-30克膳食纖維可延緩血糖、血脂吸收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饑餓感。
(5)限酒不限水;適量飲水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的排除和血糖的稀釋。飲酒增加肝髒負擔,空腹時易出現低血糖。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3、用藥的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用藥,提高患者對降糖藥的認識,了解降糖藥的適應症、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磺酰脲類藥餐前半小時或一小時服,雙胍類餐時服。不同劑型種類的胰島素不可混用和互換,混合使用時先吸短效胰島素,後吸長效胰島素。對不能及時進餐者,要推遲給藥時間。
教會患者自我監測血糖,做到每月一次,最多不超過兩月。指導患者胰島素的自我注射方法和技巧。皮下注射應在飯前半小時進行。每次注射部位和穿刺點要分開;向患者介紹口服血糖藥及注射胰島素的注意事項,並講解如何預防識別低血糖反應、高滲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並做相應處理。囑其定期門診隨訪,有異常及時就診。注意個人衛生和皮膚護理,避免接觸堅、硬、燙的物體。穿柔軟透氣的襪子,鞋要寬松軟底,不穿緊身衣褲,不光腳走路,指甲不要修剪過短,每晚用熱水泡腳。一旦局部受傷及時到醫院就診。幫助患者建立病人卡,注明姓名、年齡、糖尿病類型、治療用藥及劑量,要求病人隨身攜帶,以便發病時供旁人參考和醫生救治。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教育4、運動健康教育
運動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積極措施之一。它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還可減輕體重,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患者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因此,要深入宣傳運動對糖尿病的作用,鼓勵患者進行有規律的適量運動,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選擇有氧運動方式,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等。飯後60分開始運動,每日30-60分鐘,每日1次或每周4-5次。
糖尿病教育被譽為“治療教育”,它除了能幫助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外,還能使患者早期發現糖尿病、了解相關知識、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帶來的益處很多,它不僅可很好的控制血糖,減少和延緩並發症的發生發展,還可減少醫療費用。它能極大的提高病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胰島素治療的依存性及遵醫行為和患者自控能力。從根本上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和致殘率,減少疾病的醫療費用,減輕社會負擔。
糖尿病人血糖如何自我監測
糖尿病治療的近期目標是控制糖尿病症狀,防止出現急性代謝並發症,遠期目標是通過良好的代謝控制 |
|
患上糖尿病自己不亞於醫生治
“糖友”要掌握住控制總熱量、營養均衡、低鹽、低脂、增加纖維攝入等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