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糖尿病尚不能徹底根治,這就意味著一旦得病,患者便需要長期藥物治療。諸如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長期服藥是否安全?會不會導致肝腎損害?應該如何避免或減少藥物副作用?這些都是廣大糖尿病友十分關心的臨床實際問題,以下就來逐一解答這些問題,希望能對廣大糖尿病友有所幫助!
一、口服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也就是說任何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糖藥物也不例外。臨床常用的降糖藥分五大類,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各類降糖藥物的副作用:
1、磺脲類:包括優降糖、美吡達、達美康、糖適平等。此類藥物低血糖較常見,其它少見的副作用有皮疹過敏反應、白細胞減少等等。
2、格列奈類:包括諾和龍、唐力等。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但發生率低而且程度輕,其它副作用罕見。
3、雙胍類:包括二甲雙胍和苯乙雙胍。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應,其它少見的副作用有營養不良性貧血及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是一種十分嚴重的急性並發症,多見於服用苯乙雙胍且有心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患者表現為乏力、呼吸深快、意識障礙甚至昏迷。而二甲雙胍極少引起乳酸酸中毒。
4、a—糖苷酶抑制劑:包括拜唐蘋、倍欣等。此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如腹脹、排氣增多,偶有腹痛、腹瀉。
5、胰島素增敏劑:包括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少數人服用後可導致水鈉潴留,引起顏面及下肢浮腫、加重心衰。此外,此類藥物還可能引起肝功異常、貧血與紅細胞減少。
在降糖藥物引起的各種副作用中,最常見的當屬低血糖,輕度低血糖會出現心慌、出汗、有饑餓感症狀,而嚴重的低血糖可以導致昏迷甚至死亡。其次是胃腸道反應,其它方面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
糖尿病友最擔心的問題是:“長期用藥究竟會不會損害肝腎?” 一般說來,降糖藥物本身不會對肝腎造成直接損害。那麼,為何有些降糖藥物說明書上特別注明 “肝腎功能不良者禁用”?這是因為這些藥物都要經過肝腎代謝,如果患者原本肝、腎疾患,用藥後勢必會加重肝髒、腎髒的負擔,導致肝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同時還會影響藥物的排洩,導致藥物蓄積中毒。
二、既不必“因噎廢食”、 也不能“ 不以為然”
病例1:劉大媽是位有著十多年糖尿病史的老患者,過去一直按醫囑正規服藥,血糖控制良好。在一次某保健品公司舉辦的講座上,講者大肆渲染降糖藥物的種種副作用,特別提到對肝腎有損害。這讓劉大媽不由地擔心起來,為了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劉大媽擅自把口服降糖藥停了,改吃保健品。沒過多長時間,久違的“三多一少”症狀再次出現在劉大媽身上,一查血糖明顯升高。主管醫生了解了原因後,讓她重新恢復原來的治療方案,大媽的血糖這才穩定下來。
病例2:王師傅是一位出租車司機,四年前查體發現有糖尿病。由於他不太重視,再加上工作很忙,因此很少去醫院看病,都是自己到藥店隨便買點藥吃。由於服藥不規律,經常漏服、隨意增減,因此,血糖控制很不理想。去年,王師傅因下肢浮腫到醫院檢查,尿常規查發現有蛋白,血尿素氮、肌酐都偏高,診斷為“糖尿病腎病”。醫生建議他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但他沒有接受而是繼續服用二甲雙胍,結果導致嚴重的“乳酸酸中毒”,差點丟了性命。
點評:凡是藥物都有兩重性,既有“正作用”——治療作用,也有“副作用”——不良反應,不同藥物其副作用多少及輕重有所不同,絕對安全的藥物(包括中藥在內)是不存在的。在選用藥物時,一定要權衡利弊,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隨意,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病情合理選用藥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三、如何減少和避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
1、為了避免或減少低血糖發生,患者除了不要過度節食、定時定量進餐、適時加餐以外,盡量不要選擇強力、長效口服降糖藥(如優降糖),而且用藥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在各類降糖藥當中,只有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和格列奈類)才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其他三大類藥物在單獨使用時很少引起低血糖,對於容易引發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應盡量選擇其他三大類藥物。
2、雙胍類藥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後服用,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化道反應。另外,二甲雙胍腸溶片比普通片消化道反應輕。
3、對於已經出現腎髒病變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通過膽道而不通過腎髒排洩的藥物(如糖適平、諾和龍),這樣就不會加重腎髒的負擔。當然,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原則上應禁用一切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
4、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存在高血脂、脂肪肝、肝功異常,對於這類病人,在用藥期間要嚴密監測肝功能,如果轉氨酶越來越高,就及時停藥,改用胰島素,必要時可給予保肝治療。
5、盡量聯合用藥。一般說來,藥物副作用與用藥劑量呈正相關,藥物劑量越大,其副作用也相應增加。而采取聯合用藥,可以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減少每一種藥物的使用劑量,從而大大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6、循序漸進用藥。部分糖尿病人在最初服用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平)、雙胍類(如二甲雙胍)等藥物時,常常會出現食欲減退、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有些病人甚至因此而被迫停藥。一般說來,胃腸道對藥物的適應和耐受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經過1~2周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倘若一上來就足量給藥,病人往往難以耐受。
四、為確保用藥安全,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首先,應當對所用藥物的副作用心中有數,了解其適應症與禁忌症。例如:慢性缺氧、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嚴重貧血的病人不能選擇雙胍類藥物;心力衰竭及水腫患者忌用胰島素增敏劑;慢性腸炎、腹瀉、腹部手術恢復期以及疝氣患者忌用a—糖苷酶抑制劑;妊娠期婦女除雙胍類藥物以外,其它各類藥物原則上應當禁用。
其次,在開始藥物治療之前,應作包括肝腎功能、血脂、心電圖等在內的各種必要檢查,了解患者各髒器的功能狀況,指導臨床用藥。此外,在用藥的過程當中,也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等指標。
第三,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切忌盲目選擇藥物或者為了追求快速顯效而大劑量用藥。
第四,不要輕信廣告宣傳,那些宣稱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且能徹底根治糖尿病的所謂“純中藥制劑”,統統都是騙人的。
專家提醒: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治病,也會傷人。只有知己知彼,合理用藥,才能確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