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十分
糖尿病患者不適合較長時間的運動,而踢毽子運動量不大,能使全身得到活動。同時,踢毽子還能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值有所下降。生理學研究表明:每天踢20~30分鐘毽子降糖效果顯著。
踢毽子不但可以提高人體的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經常踢毽子,還可以降低血糖。踢毽子所需場地小,不必與人爭搶,運動量大小可隨意控制,因人而異,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在不適宜從事其他戶外活動的情況下,在室內踢毽子同樣也能達到健身的目的。
踢毽可鍛煉全身
踢毽對調節人的眼、腦、神經系統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著特殊的功能。它主要以下肢做盤、磕、拐、蹦、落等動作來完成,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身等動作使腳、腿、腰、頸、眼等身體各部分得到鍛煉,使人的關節得到橫向擺動,帶動身體最為遲鈍的部位,從而大大提高各個關節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長期參加踢毽運動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踢毽子要求技術動作准確,使毽子在空中飛舞不能落地,每種動作需在瞬間完成,這樣就會使人的大腦高度集中,心神專一,使踢毽者感覺到身心舒暢,活力無限。
踢毽子可以加速靜脈回流,維持下肢動脈和靜脈的動力平衡,有效預防下肢血管性疾病,同時還可預防因久坐易患的精索靜脈曲張、痔瘡等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另外,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頭痛、眼睛不適、肩頸病和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也起到了很好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藝術。它不但能達到鍛煉目的,還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藝術性。最具親和力的是“走毽”,大家圍攏在一起,你一腳我一腿,小小毽子在人群中上下飛舞,不但可以強身,還可以增進朋友間的感情,一舉多得,其樂融融。
溫馨提示:無論是哪種踢法,都有一個共同的要點,即支撐腿要伸直,身體重心要移至支撐腿。眼隨毽動,注意動作的節奏,正確判斷毽的方位,落點和下落速度,做好繼續踢毽的准備。邊踢邊動腦筋,而且注意力集中。
踢毽子前要做好准備活動,否則容易造成韌帶拉傷、踝關節扭傷、腰部扭傷等。另外,不平的地面會導致力的作用不正常,使人的重心不穩,容易摔傷和造成腰扭傷,應避開。
踢毽子降血糖
糖尿病患者不適合較長時間的運動,而踢毽子運動量不大,能使全身得到活動。同時,踢毽子還能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值有所下降。
踢毽子不僅使下肢的關節、肌肉、韌帶得到很大的鍛煉,同時也能充分活動腰部。跳踢是踢毽子中較難的動作,不但要跳,腰部的協調動作也很重要,上肢、頸部也要隨之運動,連續跳踢數十次,心跳可增加到每分鐘150~160次。經常參加這項運動,可調節全身血流量,加速血脂的代謝,降低血糖。當然,原服用的降糖藥不能馬上停掉。
溫馨提示:中老年人踢毽子應從不十分激烈的動作開始,以不出現心悸、氣促為度。老年人心跳達每分鐘(170-年齡)即可。踢毽子前先做15分鐘的熱身,以免運動中出現肌肉拉傷。生理學研究表明:踢20~30分鐘毽子降血糖的效果最佳;超過40分鐘,雖然可以降低血糖,但血液中脂肪增加,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而踢毽時間過短也達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剛開始鍛煉時,可從5~10分鐘開始,在1~2個月內將運動時間延長到20~30分鐘。每次鍛煉結束時,再做10分鐘的恢復運動,不要突然停止。
如果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有糖尿病嚴重並發症者,不宜從事此項運動。
糖尿病的運動治療
規律的運動和飲食控制一樣,是糖尿病兩大基本療法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不可缺少的基本組成 |
|
糖尿病的診斷標准需了解
糖尿病的診斷標准需了解。糖尿病被稱為一種富貴病,給人們帶來很多煩惱。使人們的免疫功能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