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總醫院內科教授 張禹
一位病人問我:“最近體檢時發現血糖明顯增高,醫生說患了糖尿病。但多次檢查尿糖均陰性。這種情況能算糖尿病嗎?”巧得很,又有一位病人向我提出了相反的問題:“我患前列腺增生做尿常規檢查,發現尿糖陽性,多次復查尿糖均有‘+’號,接著檢查血糖,結果血糖正常。醫生說我不是糖尿病,我不明白,尿糖陽性為什麼還不是糖尿病。”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糖尿病,顧名思義是尿中有糖,故只要尿中有糖就是糖尿病。這種認識,隨著科學的進步和腎髒生理病理學的深入研究,證明是不正確的。實驗證實,血糖在腎髒的排洩過程是由3個因素形成的,這就是:血糖的濃度;腎髒對血糖的濾出能力;腎髒對血糖的再吸收能力。一個血糖濃度正常的健康人,腎髒對血糖的濾出量,可被腎髒對血糖的再吸收量抵消,因出入平衡故尿中無糖。當血糖濃度增高時(如患了糖尿病),腎髒對血糖的濾出量可相應增多,但對濾出血糖的再吸收一般不會同步增多,因血糖通過腎髒排出的多而吸收的少,故可出現尿糖。如果腎髒對血糖的濾出能力降低,而對濾出的糖再吸收能力尚好時,則血糖濃度雖高但並無尿糖,醫學上稱此為“腎糖阈增高”。此現象多見於患腎小動脈硬化和腎小球硬化等病時,雖然尿糖檢查陰性,但仍是糖尿病。
相反,如果腎髒對血糖的濾出能力正常,但對濾出糖的再吸收能力降低時,雖血糖濃度正常,尿糖檢查仍可呈陽性。此現象稱“腎糖阈降低”,是腎功能的一種生理性缺陷。此種情況叫腎性糖尿,不是糖尿病。
由上可知,腎髒排糖功能不正常的人,尿糖檢查陽性或陰性,並不能正確反映血糖濃度的真實情況,很易誤診或漏診,對此應提高警惕予以重視。流行病學調查證實,這種情況在人群中(特別是中老年人群中)占有一定比例。故診斷糖尿病時,不能主要依靠尿糖檢查,而應以空腹和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檢查結果,為唯一正確的診斷依據和標准,尿糖檢查僅可供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