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糖尿病專家從病機和臨床治療中得出,治療糖尿病應避免一味“養陰清熱”,“養陰“的同時還應兼顧“扶陽”。
寧夏中醫院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黨毓起說,目前中醫學界普遍認為糖尿病應歸屬傳統醫學之“消渴病”范疇,其病理為陰虛燥熱,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初的確多表現為煩渴多飲、舌紅少津、形體消瘦等症狀,因此治療大都以“養陰清熱”為主。而隨著病情發展,患者的臨床表現則主要集中在疲乏無力、畏寒肢冷、自汗盜汗、耳鳴眩暈等症狀,此時中醫便將其認定為“陰陽兩虛”。![]() |
糖尿病患者全面達標的對策
中國糖尿病控制指南中糖化血紅蛋白的理想控制目標為<6.5%,而調查表明大部分患者未達 |
![]() |
導致年長的人得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國患糖尿病的人是非常多的,這其中有患一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時期的人,還有容易患二型糖尿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