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終身服藥。和降壓藥一樣,臨床常用的降糖藥也有數十種之多,患者往往無所適從,很容易陷入“跟風用藥”的誤區。事實上,所有降糖藥都可以歸為4大類,每一類都有特定的適用人群,一般情況下不可互相替代。
磺脲類降糖藥
根據研發的時間,該類藥物分為兩代。第一代產品都以“脲”字為後綴名,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磺己脲及妥拉磺脲等。第二代產品則都冠以“格列”的名目,如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喹酮、格列齊特以及格列吡嗪。
此類藥物主要有4方面的藥理作用。首先,能夠促進胰腺β細胞合成與釋放更多的胰島素。其次,可以作用於胰島素的靶器官,並提高靶細胞的敏感性,抑制肝髒對胰島素的降解並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同時還能促進外周組織如肌肉、各種腺體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此外,此類藥物還有減少肝髒釋放葡萄糖和抑制糖異生的功效。由此可見,磺脲類藥物對胰島素起到了“開源節流”的效果,從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但也有其局限性,只有當患者30%以上的胰腺β細胞尚有功能時才有效。如果患病時間較長,多數β細胞都已衰竭,服用這類藥物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所以,磺脲類降糖藥的治療對象主要是輕度或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
由於磺脲類降糖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胰島素分泌,故而應在餐前服用,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療效。盡管該類藥物的主要藥理功效類似,但在一些細節上卻各有千秋。如醋磺己脲有促進腎髒排洩尿酸的作用,因而特別適用於伴有痛風的患者。而格列喹酮的代謝途徑主要依靠膽道系統,不會給腎髒帶來負擔,並發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服用最為合適。格列齊特的“神通”更大,能夠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防止微血栓的生成,還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本領。因此,此類藥物的問世和應用,乃是老年患者以及並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
胰島素增敏劑
這類藥物是最新用於臨床的。在正常人身上不會引起血糖的下降,而對於糖尿病患者卻療效非凡。它的主要作用機理就是增加脂肪、肌肉、肝髒等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葡萄糖盡快為身體所利用,進而改善乃至消除高血糖的威脅。
胰島素增敏劑的化學成分為噻唑烷二酮類,主要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曲格列酮、哌格列酮和羅格列酮等。特別適合於肥胖或伴有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實驗證明,應用此類藥物能顯著降低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幾率。
雙胍類降糖藥
這類藥物的品種很少,臨床使用較多的僅苯乙福明和甲福明兩種。它們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下4方面作用:1.促進肌肉、脂肪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加速糖的無氧酵解;2.抑制葡萄糖的異生;3.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釋放;4.抑制葡萄糖在腸道中的吸收。
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醫學界普遍認為雙胍類降糖藥不宜單獨使用,與磺脲類配合服用的效果較好,以使兩者的降糖作用互補。由於該類藥物有促進糖無氧酵解的作用,故而可導致乳酸在體內堆積,從而引發乳酸性酸中毒。這在本已患有心、肝及腎的並發症的病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患病時間較長的老病號,千萬不能跟著別人用藥,以免發生意外。
糖苷酶抑制劑
這是一種新型的降糖藥,其代表產品就是阿卡波糖。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不光吃在口中甜的是糖,主食中米、面的主要成分澱粉也是糖,只不過是由一個個葡萄糖或果糖分子脫水縮合而成。在十二指腸中,來自胰腺的澱粉酶可將大分子的澱粉再“拆”成葡萄糖或果糖,吸收入血液後可使血糖上升。而阿卡波糖的作用就是抑制酶的活性,使葡萄糖生成的速度下降,從而有效地控制餐後血糖,以保護人體的各組織髒器。但是,其副作用也顯而易見。由於腸道中消化吸收速度的減慢,多余的澱粉就會成為細菌的美餐,從而導致腹脹、腹瀉等一系列的不適。所以,糖苷酶抑制劑不宜單獨使用,應與磺脲類或胰島素合用,這樣效果較穩定。
糖尿病治療中不要進入治療誤區
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按時服藥,可是血糖還是不平穩,這是因為患者在糖尿病治療中存在著誤區,這些 |
|
治糖胰島素有時需慎用
胰島素是糖尿病人最常用的治療藥物,特別是1型糖尿病人,由於體內缺乏胰島素的生成,導致胰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