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胰島素 >> 糖尿病胰島素新方法 >> 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家庭護理

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家庭護理

  

       糖尿病是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其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其實,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並發症,糖尿病帶來的危害,幾乎都來自它的並發症。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合並高血壓者;腦卒中者、冠心病者、雙目失明者、尿毒症者上百萬。預防糖尿病只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線;當這道防線被擊潰後,我們還有第二道防線,預防糖尿病並發症;還有第三道防線,降低糖尿病慢性並發症引起的殘廢和早亡。由於糖尿病本身及其合並症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危害越來越大。糖尿病人最怕聽到的大概是"胰島素"這幾個字了,或者是打胰島素。 其實很多的恐懼都來自誤會,和不了解。胰島素是一種激素,是由胰髒分泌的,它幫助我們食物中的糖份能夠順利進入身體細胞的主要角色,如果我們的身體不分泌胰島素、或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又或者胰島素無法被我們身體所利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糖尿病的許多症狀。我區屬少數民族聚集區域,由於地域、習慣、文化、飲食等多種因素,對於出院後堅持進行胰島素治療,患者有很多顧慮,使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中斷,加重並發症。因此,做好病人與家屬疾病健康教育與家庭護理非常重要。
  1糖尿病慢性合並症的臨床表現
  1.1心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心髒病的特點為典型的心絞痛(持續時間長、疼痛較輕、擴冠藥無效),心肌梗死多為無痛性和頑固性心衰。肢端壞疽。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較高,均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1.2腎髒病變由於腎小球系和基底增厚,早期腎小球濾過率和血流量增加,以後即逐漸明顯下降。出現間斷性蛋白尿,發展為持續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腫,氮質血症和腎功衰竭。
  1.3神經病變: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約占糖尿病人數的4-6%,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病變(包括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植物神經),脊髓病變,(包括脊髓性肌萎縮、假性脊髓痨、肌萎縮側索硬化綜合征;後側索硬化綜合征、脊髓軟化等)、腦部病變(如腦血管病、腦軟化等)。及時而有效的治療糖尿病往往對神經病變有良好的影響,但有時,即使在糖尿病控制比較滿意的情況下,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仍然可能發生和發展。
  1.4眼部並發症:較多見,尤其病程在10年以上者,發病率超過50%,而且多較嚴重,如視網膜病變有微血管瘤、出血、滲出、新生血管、機化物增生,視網膜剝脫和玻璃體出血等。其他包括結膜的血管改變、虹膜炎、虹膜玫瑰疹、調節肌麻痺、低眼壓、出血性青光眼、白內障、一過性屈光異常、視神經病變、眼外肌麻痺等,多呈緩慢進展,少數病人進展迅速,在短期內失明。良好的控制糖尿病有延緩眼部合並症發生和發展的可能性。
  1.5其他因組織缺氧引起皮下血管擴張,致面色潮紅。由於小動脈和微血管病變,經常有皮下出血和瘀斑。供血不良的部位可以出現紫癜和缺血性潰瘍,有劇疼,多見於足部。神經性營養不良也可以影響關節,好發於下肢各關節。受累關節可有廣泛骨質破壞和畸形。
  1.6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臨床表現
  發病急、常突然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明顯。有明顯的低胰島素血症和高胰高糖素血症,臨床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合並各種急慢性感染。部分病人血糖波動大,經常發生高血糖和低血糖,治療較困難,即過去所謂的脆性糖尿病。不少患者可突然出現症狀緩解,部份病人也恢復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不需要和僅需要很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緩解期可維持數月至2年。強化治療可以促進緩解。復發後仍需胰島素治療。
  2胰島素有什麼作用
  胰島素主要作用在肝髒、肌肉及脂肪組織,控制著糖、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 2.1對糖代謝的影響。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來源減少,於是血糖降低。2.2對脂肪代謝的影響。促進脂肪的合成和貯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時糖代謝障礙,脂肪大量動員,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在肝髒氧化至乙酰輔酶A,然後變為酮體,若酮體產生過多則出現酮血症。胰島素能抑制脂肪分解,並促進糖的利用,從而抑制酮體產生,糾正酮血症。 2.3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阻止蛋白質的分解。 2.4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3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目標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目標是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即盡可能避免嚴重的低血糖事件)和滿意控制代謝水平(即積極預防糖尿病並發症)。最恰當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以控制餐後高血糖及注射一次(有時需要兩次)長效胰島素以維持餐間及夜間的血糖水平。 無論采用何種胰島素治療方案,患者都應該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並學會定期自行監測血糖,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推動血糖達標。
  4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認識程度
  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特征是內源性胰島素缺乏,由此而導致血糖、尿糖及脂類、蛋白質等代謝紊亂,進而發生一些急慢性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甚至可致殘、致死。應用胰島素治療是用外源性胰島素替代內源性分泌的不足,使已失常的代謝紊亂重新恢復正常,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及家屬由於對注射胰島素的認知程度和心理准備不足,存在種種不良心態,認為注射胰島素成瘾產生依賴性而拒絕應用,導致體內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出現各種急慢性並發症發生。每一個糖尿病患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每一位糖尿病患的胰島素治療方式,是受到每一個人胰島素分泌能力、胰島素的敏感度、生活方式、活動量,飲食型態等因素影響,而有不一樣的方式。 藉由血糖的測定,可以提供病人及醫師有詳細的資料來參考,對於決定使用胰島素的劑量多寡、時間及制劑的種類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千萬不要拿別人的胰島素治療方式套在自己身上! 胰島素治療最主要的目標是在於維持血糖在正常的范圍內。血糖控制的好,對減少糖尿病並發症是非常有幫助的, 每一位糖尿病患都要很清楚了解自己所注射的胰島素,這是非常重要的。當血糖控制不好或發生低血糖時,只有了解所用之胰島素制劑的特性及作用,才可以有效的調整治療方法,去避免問題發生和獲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5護理
  5.1加強交流與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首先要主動關心患者,了解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和心理需求,可采取交談和進行認知程度和心理需求交談,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個別指導計劃。
  5.2進行健康宣教,提高認知程度。護士要特別關注患者拒絕胰島素治療情況,說明注射胰島素的目的和作用,使其了解胰島素是體內胰島ß細胞分泌的,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而糖尿病是由於胰島ß細胞合成及分泌的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2型糖尿病注射胰島素是為了控制高血糖、防止病情發展和並發症發生,血糖控制後仍可改用口服降糖藥治療。而1型糖尿病因胰島ß細胞分泌胰島素絕對不足,需注射外源胰島素長期替代治療,模擬生理分泌,從而提高生活質量,象正常人一樣享有生活、工作及壽命,而並非如吸毒者一樣成瘾,損害身體健康。
  5.3根據心理需求傳授注射技術。主動向患者傳授胰島素注射技術。如胰島素的貯存方法、劑量的國際單位與毫升的換算、注射器與針頭的消毒方法、注射部位、注射角度、注射注意事項等。本組213例患者出院時均能自行注射胰島素。
  5.4進行知識宣教,防止不良反應發生。胰島素的使用一般是安全的,但少數患者可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因此要向患者講清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使其掌握相應的處理方法。(1)低血糖。症狀:極度及饑餓感、煩躁驚慌、手顫、出汗、頭昏、面色蒼白。處理方法:立即飲糖水或進食少量食物。預防方法:注射胰島素30min內必需正常進食。並根據血糖情況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2)注射局部過敏。症狀:注射半小時至數小時內,針眼處有針刺感、發熱、發癢。預防:改用高純胰島素制劑並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皮膚松弛部位為宜。(3)屈光不正。症狀:視物模糊,常見於初用胰島素的患者。這是血糖下降過快,改變了晶體及玻璃體內的滲透壓,引起晶體折光性能改變的結果。此為暫時的,一般在2~4周後糖尿病得到滿意控制消失。
  6飲食治療
   民以食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運動,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飯。而飲食對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控制飲食對糖尿病治療十分重要。li血糖的高低因胰島素的分泌與進食物的多少和種類密切相關,因而飲食療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無論何種類型的糖尿病,病情輕重或有無並發症、采用何種藥物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在臨床實踐證明,這種飲食結構對糖尿病病人的胰島功能並無益處,而高脂肪飲食還會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變,高蛋白飲食則會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增高。當前醫學專家則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
  7運動治療
   運動療法是依據患者的功能情況和疾病特點,利用體育鍛煉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有效方法。在 糖尿病的治療中,運動療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於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為重要,把體力活動、飲食控制、注射胰島素列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法寶。有些輕型糖尿病患者只堅持體育鍛煉並結合用飲食控制即能達到康復。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