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治療 >> 飲食療法 >> 控制血糖 從控制體重開始

控制血糖 從控制體重開始

  超重及肥胖是糖尿病的孿生兄弟

  幾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會遇到關於體重方面的問題,如“我該如何減肥?為什麼我已經做得很嚴格,但體重還控制不下來?我的體重為什麼還在不斷減低?該如何解決?”等等。這說明了體重的變化是糖尿病的重要伴隨症狀。

  我們知道,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常同時存在高血壓、肥胖、體力活動量少、高熱卡飲食、吸煙等多種危險因素。肥胖是胰島素抵抗及糖代謝異常的典型外在表現。90%以上的2型糖尿病存在超重或肥胖。長期高血糖和上述多種危險因素的存在嚴重危害著機體的健康,引起如冠心病、足壞疽、心肌梗死、腦梗死、眼底出血、糖尿病腎病、神經病變等多種所謂“糖尿病並發症”。

  因此,認識到高血糖只是造成上述危害的一個元凶,或者說僅僅單純控制血糖達不到預防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通過積極控制體重,從根本上改善因胰島素抵抗導致的代謝紊亂就更有意義。其次,對體重的控制不但是糖尿病治療重要的基礎問題,而且是觀察療效和判斷病情的重要指標。穩定、合理的體重是包括飲食、運動及藥物等糖尿病綜合治療有效的重要外在表現。此外,長期肥胖和超重還可以引起腰背痛、骨關節病、壓迫性尿失禁、膽結石、睡眠呼吸暫停,甚至增加前列腺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風險。所以,體重問題是每一個糖尿病朋友都應該給予高度重視的。

  體重增加責不在降糖藥

  糖尿病治療後,雖然飲食較過去減少,但很多患者的體重卻不斷增加。許多人看到有的降糖藥物說明書上寫到會誘發體重增加,尤其應用胰島素後會引起體重增加,而把責任歸結到降糖藥物上。這顯然是不對的。在糖尿病沒有得到控制時,雖然進食量多,但因胰島素不足致患者血糖很高,組織仍得不到能量,所以體重會不斷消瘦。而藥物治療後促進血糖的利用,雖然進食量較前減少,但組織利用的明顯增多,故體重會逐漸增加。所以糖尿病治療後體重增加主要是由於減少了能量的流失。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停止藥物,而是減少食物熱卡的攝入並根據血糖情況減少藥物用量。如飲食不能很好控制,則磺脲類、格列奈類等促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物及胰島素確實均可導致體重增加。

  控制體重須達標

  我們已知,肥胖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是代謝異常綜合征的常見表現,並且它們往往多伴隨發生。那麼我們應該知道正常人的體重是多少,或者說對於患有代謝紊亂性疾病的朋友,體重應該控制在多少才合適呢?

  臨床上通常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評價:

  1.簡易公式計算法:身高165厘米以上成年人理想體重是:身高(厘米)-100。如果體重在理想體重的±10%以內,為正常,10%~20%為超重,超過20%為肥胖,低於20%為消瘦。例如:一位身高170厘米、體重75公斤的男性,其理想體重=170-100=70公斤。70公斤的+10%范圍是7公斤,即在63公斤(70-7)到77公斤(70+7)的范圍內是標准體重。所以實際體重75公斤尚屬於理想體重。

  2.體重指數法:以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表示,BMI=kg/m2。體重指數(BMI)≥24kg/m2為超重,大於28 kg/m2為肥胖。

  3.身體脂肪率法:可以用體脂秤測量。女性正常值17%~27%,因男性比女性肌肉多,正常值為14%~23%。女性超過30%,男性超過25%即為肥胖。

  4.腰臀圍法:糖尿病伴有的肥胖多為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內髒型肥胖。我國以男性腰圍大於85厘米,女性大於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中心型肥胖者易發生糖代謝和脂質代謝異常、高血壓及缺血性心髒病。

  科學減重 長期保持

  人體肥胖或消瘦的原因復雜,至今仍未明確,主要與遺傳、飲食、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多種因素相關。但無論何種原因,都是由於能量代謝不平衡造成的。我們擁有的遺傳基因由先天決定,無法改變。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改變環境因素,如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攝入,改變靜止的生活方式等。經常有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抱怨說,我已經飲食控制很嚴格了,每頓飯幾乎吃不到1兩,但體重就是減不下來。但詳細詢問後發現,雖然他正餐進食主食控制很嚴格,但不是副食攝入比其他人明顯增多,就是餐間零食不斷,或者不能做到長期的定量和規律進餐。

  體重的控制與糖尿病治療一樣需要進行系統地自我管理,需要相信並依靠科學,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檢查治療和指導,才能夠長期控制達標並穩定,最終徹底走出並發症的陰影。關於減重,目前社會上方法很多,如中西藥物、針灸、節食、減肥餐甚至手術等等,效果不一。糖尿病合並肥胖症的治療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以糖尿病教育為基礎,調整飲食結構,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家屬積極配合,重新形成良好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第二,盡可能避免使用減重藥物。目前常用的減重藥物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藥物,代表藥物為西布曲明。另一類是非中樞神經系統作用藥物,代表藥物是奧利司他(商品名賽尼可)。對於糖尿病合並肥胖的人,減重藥物只應用於嚴格飲食和運動治療效果不佳時,否則不利於血糖的長期控制。

  第三,在糖尿病治療和體重控制的不同階段,需要調整自我管理系統,以利於達標後的長期保持。

  體重控制並非越低越好

  經過正規治療,多數患者的體重會趨於正常,但一些患者血糖控制很好而體重還在不斷下降,這引起他們的不安。那麼,引起體重下降的原因包括哪些呢?

  最常見的原因是矯枉過正,主要是飲食控制過於嚴格以及運動量的明顯增加。這時,根據血糖情況適當增加飲食的熱卡並適度減少運動強度和時間,情況通常會得到改善。此外,應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這兩種常用的基礎降糖藥物也常見體重下降,原因同樣與攝入熱卡減少有關。

  當然,因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初發糖尿病患者,故還需要排除可能的伴隨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胃腸道疾病、腫瘤等,甚至個別患者因初次診斷糖尿病而引起明顯的焦慮、抑郁、神經性厭食等,這些均會出現體重下降。此外,臨床上還經常可以看到不肥胖,甚至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在經過飲食控制及藥物等治療後,有些人的體重不但沒有增加,還在不斷下降。對於這些體重偏瘦的糖尿病患者應用什麼降糖藥更適合呢?例如,一位65歲有1年多糖尿病病史的男性患者,身高172厘米,體重63公斤,目前口服格華止及拜糖平治療,血糖控制基本達標,但是體重仍在逐漸下降。因該患者飲食、運動等非藥物治療已經做得很嚴格,故可首先考慮適當增加飲食的熱卡,並注意監測血糖的變化,如血糖有增加趨勢,則可以將格華止更改為胰島素增敏劑,或將拜糖平更改為短效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喹酮或瑞格列奈。當然,如果已經應用較大劑量的促泌劑而血糖控制不滿意可更改為胰島素治療。

  總之,糖尿病在自我管理過程中,體重的有效控制和保持具有基礎性的重要意義。它反映了以血糖控制良好為中心的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有效的和諧統一。對於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適當放寬飲食及運動的限制,並可調整影響熱卡吸收的一線基礎的降糖藥物,必要時可積極地使用胰島素治療。通過這些措施,絕大多數患者是能夠做到長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