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糖化血紅蛋白被視為評估血糖的“金標准”。它能穩定、可靠地反映檢測前3至4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用過藥物等因素的影響。
糖尿病早期的切點界定為5.7%更好
糖尿病專家介紹,糖尿病從初露端倪到快速進展,有一個時間跨度。這個過程被稱為糖尿病前期。美國《預防醫學》雜志發表最新文章顯示,糖化血紅蛋白值大於5.7%,應該成為中老年人糖尿病前期的臨界點。一旦達到這一數值,就應積極行動,預防胰島功能進一步惡化。
2009年,糖化血紅蛋白(HbA1c)已被美國糖尿病學會作為糖尿病診斷的新指標。最近有學者認為,糖化血紅蛋白也是診斷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好工具,並且診斷切點稍高即5.7%較6.5%可能更為適宜。
印第安納大學的Ronald Ackerman教授等通過對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監測調查2003~2006年相關數據分析發現,其中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2003年診斷 標准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有33.5%可能在7.5年後進展為2型糖尿病,10.7%在10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研究者比對不同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還發 現在5.5%~6.5%間的受試者,有32.4%的風險發展為2型糖尿病,11.4%進展為心血管疾病,而在5.7%~6.5%間的人群其罹患2型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分別為41.3%和13.3%。因此,研究者認為糖尿病早期的切點界定為5.7%更為適宜。
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該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高危人群更應該實時監測血糖的同時,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有些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應格外警惕糖化血紅蛋白的改變。尤其是年齡超過45歲,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糖尿病史者,30歲後妊娠的婦女,曾有分娩大嬰兒(超4公斤),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或使用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特殊藥物的人。
專家介紹,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為:
1、年齡≥45歲;體重指數(BMI)≥24者;以往有IGT(糖耐量損害,即餐後血糖7.8~11.1mol/L之間)或IFG(空腹血糖損害,即空腹血糖6.1~7.0mol/L之間)者;或糖化血紅蛋白HbAlc位於5.7~6.5%之間。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降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8mmol/L)者;
4、有高血壓(成人血壓≥140/90mmHg)和/或心腦血管病變者;
5、年齡≥30歲的妊娠婦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嬰兒(≥4kg);有不能解釋的滯產者;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婦女;
6、常年不參加體力活動;
7、使用一些特殊藥物者,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
另外,高危人群應該加強糖尿病篩查。如果發現糖化血紅蛋白大於5.7%,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應每年復查一次。若初次篩查正常,每隔3年再查一次。
tips:在糖尿病前期,若能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調整飲食加強運動,就可以逆轉胰島功能,使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恢復正常。比如,要堅持每天鍛煉40分鐘左右。中老年人鍛煉時,微微出汗即可。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講究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每餐八分飽,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肉,代替豬羊牛等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