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誤區 >> 有關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

有關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

  針對當前糖尿病病友對於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提出個人看法以供參考,旨在交流對於胰島素的認識,推廣糖尿病病人及時使用胰島素,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水平。

  2型糖尿病不需要用胰島素

  過去曾長期把2型糖尿病稱之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不需用胰島素治療的觀點應予糾正。數十年來臨床上按照只采用口服藥物治療的原則的實踐結果表明,約有40%的2型糖尿病病人最後還是被迫接受了胰島素治療。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廢棄了胰島素依賴型和非依賴型名稱。近年研究資料表明,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除了存在胰島素抵抗以外,同樣存在胰島素分泌缺陷,早期接受胰島素治療,可以使相當多病人的受損胰腺因得到休息而恢復功能,停用胰島素後,血糖穩定在正常水平可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目前傾向於主張2型糖尿病接受胰島素治療越早,預防各種並發症方面受益越大。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島素的比例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糖尿病治療水平的標志。

  用了胰島素就會像吸毒一樣成瘾,一輩子離不開

  打上胰島素有“依賴性”、“會成瘾”,“一輩子離不開了”,有人寧可血糖長期控制不好,也不願意使用胰島素,為此錯失了應用胰島素的機會。其實,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個最理想的藥物之一,應用胰島素是客觀需要,主觀上不願采用胰島素治療,就好比主觀上不願患病一樣,違背了客觀。胰島素是身體所必須的自然物質,既沒有毒性,也不存在依賴和成瘾。急診或手術等危重病人只需短期應用胰島素。慢性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客觀需要,即使終生注射胰島素也不是成瘾的表現。

  能不用胰島素最好就不用

  “能不用胰島素最好就不用”的觀點是不全面的。最新的觀點是最好早用胰島素,但並非每個病人都必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病人是否須胰島素治療,往往取決於病情、醫生觀點及其有效解釋,以及病人的意願和經濟條件、病人對於胰島素的認識和個人的、家庭的價值觀等因素。

有關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

  應在口服降糖藥物無效時再考慮使用胰島素

  “胰島素是經過長久治療而無效的最後措施”,“不到萬不得已堅決不用胰島素”的觀點是一個非常有害的誤解。糖尿病被確診時,糖尿病平均已存在7年之久,胰腺功能已損壞過半,一定程度的白內障、眼底病變、腎功能損傷等並發症往往已經存在。在已經延誤了治療時機情況下,仍堅持口服降糖藥物,直到失效、胰腺功能接近衰竭時才改用胰島素,無疑,此時並發症已加重,病人的生命質量和預後將受到嚴重影響。作者認為,提早發現糖尿病,及早采用胰島素治療,改變目前普遍晚診斷、晚治療、治療不規范、達標率低以及並發症相地多且嚴重的嚴峻現實是當前臨床上面臨的重大挑戰。

  胰島素僅適用於嚴重病人

  無疑,嚴重病人應接受胰島素治療。但實踐證明,胰島素不僅僅只適用於嚴重病人。原則上,經過飲食控制和運動等非藥物治療後,血糖仍未有效控制的病人都是胰島素治療的適應證,尤其經口服藥物治療控制不達標、懷孕、手術前後、消瘦、發熱、感染、危重疾病以及應激狀態等病人都須接受胰島素治療。多數研究證明,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不僅可以減少微血管等並發症,而且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

  注射胰島素麻煩、很痛、又很貴

  注射胰島素麻煩、很痛、影響生活質量,又很貴等是不願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常見理由。由於胰島素筆、針尖或泵等器材的改進,目前胰島素注射較前方便了許多,幾乎無疼痛感。短效制劑十分便宜,預混或胰島素類似物制劑雖較貴,但與某些口服藥相比,價格也相當。當你認識到胰島素的優越性以後,就會愉快地接受,並體驗到注射胰島素不麻煩、不痛、不影響生活質量,也不貴。

  用了胰島素就不必再用其他口服藥物

  個別病人或醫生主張用了胰島素就不須再用口服藥的觀點值得商榷。作者認為,無論在胰島素替代或補充治療的病人中,應用了無論哪種胰島素,仍可以考慮在必要時聯合口服降糖藥物。譬如,在肥胖病人聯合二甲雙胍,或再聯合葡萄糖苷抑制劑或胰島素增敏劑。在胰島素補充治療方案中、也可聯合促泌藥,尤其速效促泌藥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聯合口服降糖藥以外,同時聯合口服非降糖類藥,諸如普利類、沙坦類、他汀類、腸溶阿司匹林和適當補充維生素對於改善糖尿病療效和預後,預防動脈硬化、心腦血管意外事件都是有益的。

  糖尿病僅僅采取注射胰島素等降糖措施就足夠了

  其實不然,糖尿病治療除了飲食控制、運動、合理生活方式和建立良好情緒等非藥物治療基礎上,重點解決控制空腹和飯後血糖以外,還應對於眼睛、神經、心髒、腎髒、肝髒、微血管和大血管等方面進行定期檢查、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及時積極治療感染、抑郁等負性情緒、消化道功能紊亂等措施也都是必要的。目前認為,糖尿病與冠心病的危險性相同,應常規長期口服上文提到的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預防動脈硬化及其並發症。

  接受胰島素治療後就不必控制飲食

  注射胰島素後就能盡情享用美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觀點是不妥的。其實,飲食控制始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隨意增加飲食會導致不良後果。有人在增加飲食同時,增加胰島素量的做法,會因計算的誤差而導致發胖或低血糖後果。

  只要是糖尿病,都應該用胰島素

  接受新鮮事物或消息靈通的糖尿病病人,當聽說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優於口服藥物後,積極主動要求醫生開出胰島素治療處方。其實,1型糖尿病必需采用胰島素治療以外,2型糖尿病並非人人都需胰島素治療。飲食控制等非藥物措施後,或經口服藥物後,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的輕型病人,並非都需要胰島素治療。

  注射胰島素容易引起皮下硬結、脂肪墊

  拒絕胰島素治療的另一種擔心是顧慮注射胰島素會引起皮下硬結、脂肪墊。這和注射方法以及含鋅和魚精蛋白的中效和長效制劑吸收差有關。不要在同一點重復注射,要捏起皮膚正確注射在皮下,采用較易吸收的重組胰島素類似物制劑等措施,皮下硬結和脂肪墊是可以避免的。

  無針注射器優於有針注射器

  少數病人願意應用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旨在避免注射引起的不樂於忍受的疼痛。作者認為,目前筆芯制劑所用的針頭極細,接近無痛,似乎不必一定要采用無針注射器。

  注射胰島素會使人發胖

  胰島素具有促進糖、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作用,因此應用胰島素後,隨著營養物質的被充分利用,體重相應會增加。為了避免使用胰島素後體重的過度增加,聯合服用二甲雙胍、拜唐平,適當增加運動量,減少胰島素用量,限制飲食內熱量等措施是可以避免過度發胖的。

  胰島素容易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的原因可能和劑量增加過快或過大,注射胰島素後未能及時進食以及脆性病型等因素有關。此外,傳統的短效、中效和長效制劑的低血糖發生率較高,重組速效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的低血糖發生率明顯減少。低血糖的危害不亞於高血糖,病人應熟悉低血糖症狀,發生低血糖反應時,及時吃一些身上備有的糖塊或甜食,是應對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必要措施。

  只按當天空腹血糖調節胰島素用量

  只按空腹血糖來調節胰島素用量,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反應或高血糖波動。理想的胰島素用量的調節應根據早、中、晚三餐前後和睡前血糖監測結果。並根據抽查午夜血糖鑒別早晨空腹高血糖是黎明現象還是蘇木傑現象。

  有人因無自覺不適症狀,於是長時間不抽查血糖,認為打了胰島素就萬事大吉。實際上,初次注射胰島素時,首先在逐漸加量情況下力求血糖達標。血糖達標後仍應定期監測,隨時調整胰島素劑量。在合並感染等生病時,或服用糖皮質激素等某些藥物或改變生活、飲食習慣時尤其需要通過監測血糖調整胰島素用量。

  胰島素保存溫度越低越好

  少數病人把胰島素制劑放置在冰箱冷凍室內儲存,誤認為保存胰島素制劑的溫度越低越好。實際上,未開封的胰島素制劑應該放在攝氏3~5度的冰箱冷藏室內保存,開封使用過的制劑應放在25度以下的陰冷處保存,不宜放在冰箱內保存,一個月內用完,以免失效。

  豬胰湯治療糖尿病

  個別糖尿病病人根據自己的想象或聽說已有口服胰島素制劑,吃豬胰湯治療糖尿病。其實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在胃腸消化液中因被分解而失去活性。因此,吃動物胰髒是無效的。確實,國際上,有多個國家的藥廠曾經或正在研制胰島素非注射制劑,可惜,迄今並未取得可靠成功。胰島素口服制劑是大家追求的理想,有望在不久將來得以實現。

  胰島素泵是最先進的治療方法

  與常規治療相比.,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能更好地模擬人胰島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血糖波動小,達標率高,能較好地防止糖尿病並發症,無疑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最先進方法之一。

  但應用胰島素泵存在如下缺點或限制:1、須事前接受培訓。2、裝泵時須住院。3、須由醫生指導設置。4、需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水平調經常整治療方案。5、衣著方面應有預防靜電反應的措施。6、X線、CT和MRI等檢查前,需把泵取下。7、應定期更換導管、電池、儲藥器或更改程序。8、稍微不注意可能導致意外低血糖或高血糖。9、應備有胰島素泵的替代物品,以防胰島素泵發生故障時及時補充胰島素。

  胰島素泵價格昂貴,操作復雜、隨時可能發生意外故障等缺點,目前尚難於普及。

熱門圖文
有關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

針對當前糖尿病病友對於胰島素的一些疑慮和誤解,提出個人看法以供參考,旨在交流對於胰島素的認

糖尿病保健的四大誤區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生活中,糖尿病的發病率很高,不僅僅是中老年人容易發生糖尿病,由於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