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護理 >> 糖尿病血糖監測 >> 血糖監測須“點線面”結合

血糖監測須“點線面”結合

  專家:血糖控制、監測誤區最多

  糖尿病患者是否血糖降得越低越好?忘記吃降糖藥,下一頓是否要補上?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和揚子晚報聯合舉辦的免費糖尿病營養干預體驗班上,通過舉辦血糖控制講座和血糖監測體驗,廣大“糖友”們認識了在控制血糖和監測血糖等方面存在的種種誤區,理解和掌握了正確的血糖控制原則和方法。

  情緒低落可能是血糖過低

  在題為《糖尿病治療措施之一》的互動講座中,江蘇省人民醫院健康教育科科長李燕談到她曾遇到的一個病例。60多歲的黃老伯已是10年病程的“老糖友”,剛入院幾天裡,每到中午11點的時候,黃老伯總是顯得一臉憂郁,表情呆板,有時“面壁”,有時則一動不動地盯著遠方。這時,該科的何戎華主任醫師卻指出,黃老伯很有可能出現了低血糖!

  經檢查,黃老伯的血糖值僅為2.6,而正常人空腹狀態下應為5.6。“特別值得廣大糖友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可以不一樣,但對病人本身來說每次發作的症狀基本相似。”心慌、出汗不再是低血糖的唯一症狀,李燕說,很多“糖友”認為把血糖降低就是好事,但是低血糖一樣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嚴重的低血糖會引發腦卒中,誘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還會使患者原有的視網膜病變加劇。

  醫生立刻對黃老伯展開嚴密的血糖監測,發現他每天中午11點、傍晚5點和夜間最容易發生低血糖。通過調整治療方案,改善用藥劑量,黃老伯再也沒有出現“面壁思過”的情況了。

  血糖水平需要看三類“測驗”

  看了報紙專程從江浦趕來的李奶奶很高興,在此次免費糖尿病營養干預體驗班上專家特意講授了怎樣正確測試血糖,解決了她平時的好多疑問。

  “從目前來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率太低,達標率也低,”李燕說,在實際接觸中發現不少患者不願意把錢花在檢測上,有些人檢測了卻不作記錄,還有的患者面對結果不會分析。此次體驗版特意設置了實際操作環節,讓“糖友”們在專家面前測試血糖,分析不足與誤區,起到規范血糖監測,提高達標率的目的。

  專家提醒,監測血糖須“點、線、面”三者結合。點,即每天7次,監測“當時”的血糖情況,就像“小測驗”。線,即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情況,反映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如同“期中考試”。面,即監測糖尿病慢性並發症情況,如同“期末考試”。

  李燕舉例,“點”高而“線”正常,說明平時血糖控制良好;“點”、“線”都高則說明控制不好;“點”正常而“線”偏高,說明在最近一次抽血前注意控制血糖,但是最近2到3個月的控制不理想。

  每個人都能成為血糖控制“高手”

  免費糖尿病營養干預體驗班上,江蘇省人民醫院糖尿病中心蔡娅針對“糖友”們一些普遍疑問和常見誤區,為大家答疑解惑。蔡娅指出,血糖控制目前存在著不少誤區,但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便可以觸類旁通,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控制血糖的“高手”。

  誤區一:吃了降糖藥,飲食就不用控制了。這是一種錯誤且危險的認識,如果不進行飲食控制而僅依賴降糖藥物,降糖效果不會好。而且降糖藥超量服用會造成低血糖及藥物不良反應。

  誤區二:忘記吃藥,下一頓都應該補上。要根據血糖測試結果決定是否補藥,如果短效的藥物(1天2到3次)的藥物就不能補,長效的藥物(1天1次)可以補。

  誤區三:降糖藥會損害肝腎,不能長期服用。口服降糖藥對肝、腎的影響並不大,如果長期高血糖不服藥,那會對肝、腎的危害更大。

  誤區四:不敢活動,怕累著。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但不宜過量,以活動後感到身體輕松、不疲勞為宜。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