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應該接受胰島素治療。”我國內分泌學知名學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翁建平等教授日前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並論證了這一對2型糖尿病治療具有重大意義的觀點。研究成果顯示,早期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強化胰島素治療的效果明顯好於傳統治療方法。
挑戰傳統的2型糖尿病治療模式
調查資料顯示,目前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屬於2型患者。傳統的2型糖尿病治療往往采取一種階梯式療法:從飲食運動到單藥口服,再到聯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時,醫生們才會使用胰島素治療這一“壓箱手段”。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發病和病情進展的病理生理基礎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分泌缺陷,一經診斷就終身存在並且緩慢進展。而且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口服降糖藥能夠被證明可以改變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衰退的進程及血糖的惡化。事實上,由於β細胞功能下降,口服用藥往往很難長期維持血糖達標。因此,用傳統模式治療2型糖尿病,目前的事實是到使用胰島素時,患者往往已經連續十年以上處於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狀態,增加了並發症的風險。
為了探索新的治療模式,翁建平教授會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第二和第三醫院、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鼓樓醫院、湘雅醫學院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9家一流醫院的一批內分泌專家,開展了大量艱苦的研究和長期的臨床實驗。
標志著我國糖尿病治療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2004年9月到2006年10月間, 國內9家糖尿病治療研究中心入選了382名25-70歲、血糖濃度為7.0-16.7 mmol/L的患者,將他們隨機分配到胰島素治療組或口服降糖藥治療組來進行高血糖的初始糾正治療。治療在血糖恢復正常並維持2周後停止,然後患者只進行飲食和鍛煉上的調整。經過長期細致的觀察對比,專家們發現,胰島素治療組的患者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的人數比口服降糖藥治療組更多,時間也更短。同時,患者一年後的血糖緩解率和口服組相比得到了明顯提高。
這一結果證明,相比傳統的階梯式療法,早期強化使用胰島素治療能使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更好地恢復並得到維持,獲得更好的療效。這表明,患者一旦確診為2型糖尿病,應及早接受短期強化胰島素注射治療。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經過嚴格審核,發表了翁建平教授關於此項研究成果的論文,向全球醫學界公布了這一成果。此次研究成果不僅將對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法和理念產生重大的影響,也標志著我國糖尿病治療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使用胰島素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翁建平教授表示,胰島素治療在控制血糖達標、預防並發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手段之一。但由於使用胰島素常常會引起患者體重增加並出現低血糖,使得患者對胰島素產生了一種抗拒心理。同時,胰島素的使用比較復雜,難度相對較大,導致這種有效的手段在對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對2型患者的治療中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和使用。事實上,這些顧慮可以通過胰島素治療方案的優化、醫療團隊的合作、加強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曉率而減少。
針對部分患者認為使用胰島素後可能引起生活質量降低的現象,翁建平教授進一步指出,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是並發症的出現,而非胰島素的使用。早在2006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會議上就已經提出:“更早開始胰島素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會受到影響”。
預防糖尿病關鍵在於健康的生活方式
翁建平教授忠告患者,糖尿病流行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發病年齡的年輕化,其發病原因與生活方式、工作壓力、心理抑郁等有關。目前兒童患2型糖尿病正在增多,青少年大量食用蘇打、可樂、高脂肪食物的不良生活方式正讓他們變得肥胖,最終成為該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糖尿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運動,注意合理搭配飲食,不要攝入過量的脂肪、蛋白質;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調整心態。同時,糖尿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早期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樣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
此外,他還強調,在糖尿病日益流行的今天,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糖尿病知識的普及還遠遠不夠,糖尿病的控制達標率依然很低。胰島素強化治療不應再作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最後選擇,我們迫切地需要改進治療方法,及早、正確地使用胰島素。
增敏劑讓胰島素得以“復活”
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等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 |
|
怎樣注射胰島素可以不疼?
我一位患糖尿病的親屬正在注射胰島素治療,請問用什麼方法注射胰島素可減輕疼痛? 1.注射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