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無論我們采用哪種胰島素制劑治療,采用的都是外源性胰島素。那麼,外源性胰島素對人體的作用,與人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一樣有效嗎?事實上,外源性胰島素降血糖的效果,不如人體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來得快、效果好。而且內源性胰島素不會發生低血糖,這是因為兩種胰島素在體內的作用模式不同。
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有差別
具有正常胰島功能的人,自身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靈活多變,從胰島素分泌到進入血液只需要幾分鐘,血液中總是有足夠水平的胰島素。當吃得多血糖升高時,胰島素也分泌得多、分泌得快,所以進食後血糖升高幅度小(一般僅升高3.0~4.0 mmol/L,多不超過7.8mmol/L),饑餓狀態下又會自動減少胰島素分泌,不會引起低血糖,所以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總是保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3.9~5.9mmol/L)內。
而一些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功能受損,使胰島對於高血糖的刺激反應遲鈍,不能立即分泌足夠多的胰島素來很快地降低高血糖,這時醫生就要為他們選擇外源性胰島素制劑來代替自身胰島素。
對空腹血糖的影響不同
根據胰島素制劑的藥物動力學,對於空腹高血糖的患者應選擇作用時間長的胰島素制劑,比如中效、長效或者超長效胰島素。因為在人入睡後到天亮將近8小時的空腹時間內,只有長時間作用的胰島素才能一直降糖。不幸的是,除了超長效胰島素外,長效與中效胰島素注射後在體內都有一個明顯的藥物作用高峰,這個高峰時間恰恰正好在半夜1:00~3:00人體對胰島素需要量最少的時候,這樣就會引起半夜低血糖;如果減少劑量又不能控制凌展的高血糖,因為在黎明時分,人體自身拮抗胰島素的多種內分泌激素生理性分泌增加,使人體對胰島素需要也明顯增加,而頭一天晚上注射的中效、長效胰島素到了天亮時,已經基本從血液裡消失了,導致空腹血糖升高。這就是說,內源性胰島素在半夜分泌最少,天亮時自動分泌增多,從而保證空腹狀態下血糖的平穩,而中、長效胰島素都沒有這樣的作用,它們注射後的降糖作用在半夜最大,天亮最小。超長效胰島素雖然沒有作用高峰,但是與自身分泌的內源性胰島素相比,它在黎明時分不會自動增加血液中的水平,在完全沒有胰島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島功能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它不能有效地降低空腹高血糖。這就是內源性與外源性胰島素在體內的最重要差別之一。俗話說:“一年之際在於春”,而胰島素治療的成敗則是“一天之際在於展”,只有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全天的血糖才可能控制良好平穩。
對餐後血糖的控制不同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既不能很快也不能足夠地分泌胰島素,所以餐後血糖顯著增高。這時,應當選擇快速起效的胰島素(比如短效、超短效胰島素)來控制餐後急遽升高的血糖,但是短效與超短效胰島素的藥物動力學不同,與後者比,前者起效慢,在血液中達到高峰的時間晚,持續作用時間更長,必須在餐前30分鐘左右提前注射,胰島素高峰時間常常不能和餐後血糖高峰同步,故控制餐後高血糖的效果不如後者,所需的劑量也大於後者,劑量大時又常會引起低血糖;而超短效胰島素起效快,達峰快,作用持續時間也短,更接近生理性內源性胰島素分泌模式,但是如果劑量計算不准或者患者因種種原因血糖已經偏低,而又未監測血糖時,就會引起嚴重的低血糖,因為已經注入體內的胰島素是不會自動減少或立即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