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瘙癢症是糖尿病皮膚病的一種,常發生於患病之後,也有一些於患病前發生。資料表明,約3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各種皮膚病,而皮膚病的發生與發展又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防治皮膚病對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皮膚瘙癢可分為多發性與局限性兩種,前者呈廣泛性瘙癢,無原發損害,可同時發作,也可從一處延至另一處,表現為持續或陣發性。飲酒、情緒波動、溫度增高、食辛辣厚味等,均能加重病情,常伴抓痕、血痂、皲裂、浸潤及色素沉著;後者發生在身體某一部位,如肛門、男性陰囊、女性外陰,也可發生於頭皮、面部、外耳道或下肢,其中外陰、肛門瘙癢可因繼發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中醫認為,糖尿病皮膚瘙癢是因為正氣不足,風濕熱毒浸淫,或因脾失健運、營血不足、濕毒滯留,以致瘀血內阻、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發。
內服藥物治療的主要方法
1、除濕止癢:常伴身倦乏力、納呆腹脹、胎膩或滑,脈濡。常用苦參、地膚子、白藓皮等祛風化濕、清熱解毒的藥物,同時脾健則濕易化,宜配合使用白術、茯苓皮、薏苡仁、山藥、扁豆等健脾的藥物。
2、祛風止癢:常伴發熱惡寒,或頭痛,舌苔薄白脈弦。常用蘆根、蟬蛻、薄荷等輕清上浮、發越外邪的藥物。“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同時應配合使用養血、活血藥,如丹參、赤芍、黃精、生地等。
3、搜風止癢:頑固瘙癢者,多呈皮膚局限性干燥、肥厚、粗糙、苔藓樣改變,且瘙癢劇烈,為風、濕、瘀搏結而成。常用祛風除濕藥麻黃、薏苡仁、杏仁、羌活、獨活、連翹、土茯苓、蒼術、白術,同時加入具有搜風通絡、化瘀止癢的蟲類藥,如烏蛇、全蟲、地龍、蜈蚣、僵蠶等,研末沖服,直達病所。
但要因人、因證制宜,以免發生藥物過敏、中毒或生他變。
4、寧神止癢:《黃帝內經》認為“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若用疏風、散風、搜風方法治療後癢感如舊者,應酌加養血安神、平肝熄風之品,如柏子仁、合歡皮、夜交籐、石決明、生龍牡、珍珠母等。
5、殺蟲止癢:常見皮膚滋水較多、奇癢難忍者。宜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加百部、鶴虱、貫眾、槟榔等解毒殺蟲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