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糖尿病網 >> 糖尿病知識 >> 糖尿病案例 >> 35歲 為什麼我會患上糖尿病

35歲 為什麼我會患上糖尿病

  面對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的廣告攻勢,糖尿病患者有幾人能理性面對?又有多少人已經被假藥劣藥的廣告“忽悠”了?他們是如何“忽悠”糖尿病患者的?糖友們應該如何防止繼續被“忽悠”下去呢?

  近兩年來,假藥劣藥引起的事故頻發,筆者偶爾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信息,看到的是一片怵目驚心的景象,從去年的江西省免疫球蛋白事件和完達山藥業“刺五加注射液”事件,直到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齊二藥事件,一波波一幕幕都令筆者感到深深震驚。

  那麼是不是這些鳴響的警鐘已經對藥品的銷售產生了影響,假藥的銷售是不是有所收斂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開始新一輪的搜索,據筆者統計:在百度搜索“根治糖尿病藥物”一詞竟有53萬4千條結果,其中以銷售藥品為目的的有近30萬條搜索結果;在Google搜索“糖尿病/神奇”一詞,有103萬條結果!其中廣告更是達到90%以上,規模之龐大,令人歎為觀止。

  除去網絡,購物解說員那極具煽動性的聲音在電視及廣播中反復播放;公車上,地鐵裡,大街頭不規范的私人印刷的小報漫天飛舞,這些都是筆者親眼目睹的事實。很多讀者的來信中夾帶著很多報紙復印件和產品的照片,反復的咨詢著編輯們,這些藥到底是不是有廣告說的那麼神奇呢?面對這些情況,編輯部的同仁們認為做一個相關的調查,已經勢在必行。

  通過在網站論壇發帖,到醫院采訪時隨機發放問卷,以及在參加各項糖友活動時的現場調查,此次參與回答相關問題的糖友有上千人,幾乎是100%的人都聽到過這樣或那樣關於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宣傳,其中60%以上的人曾對這些宣傳抱有過幻想,近20%的人曾受“忽悠”而掏錢購買過這些並非醫生推薦的藥物,還有2%的人受到過假藥不良反應的傷害。其中被騙錢最多的糖友花費上萬元,其他受騙者被騙去幾百至上千元不等。

  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筆者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糖尿病,到底有多少“忽悠”要借你而行?

  為何糖尿病是重災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發病率不斷上升。據《健康報》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高於美國,3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5.5%,北京市45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6%。而我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就意味著將有近1億人處於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升高或糖耐量降低)以及糖尿病狀態中,需積極干預或規范的治療。

  同時,糖尿病不能徹底根治,必須終生服藥,對於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筆很大的花費。加之在我國糖尿病知識的普及還遠遠不夠,很多患者對如何正確對待和治療糖尿病並沒有概念。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論斷永遠不會過時,面對這樣巨大的市場,努力開發新藥、解決患者痛苦、同時謀求自身發展的正規制藥企業有之,而某些覺悟低下的個人或團體亦有之,為了謀取利益,他們渾水摸魚,甚至不惜铤而走險。

  張更良教授指出:以上這些就是導致糖尿病成為假藥“忽悠”重災區的根本原因。

  忽悠的的方式有哪些?“公益活動”

  同前些年宣稱“某神醫”發現“特效療法”、“特效藥”等不同,目前的斂財手段花樣翻新,許多商業行為戴上了“公益”的帽子。例如,一家媒體刊登一則廣告稱免費贈送價值800余元的血糖儀,限量5000台。筆者撥通了上面的預約熱線,接線人員簡單詢問了一下情況就宣布預約成功,讓留下地址等待快遞人員送貨上門,但“必須”說明一點,即他們的儀器是免費的,但試紙和針頭需收198元成本費。

  據知情人士介紹,血糖儀雖然售價高昂,其實成本較低,有的品牌直接就是“買試紙贈血糖儀”,但那種血糖儀質量很差,通常不能反復使用。

  除此之外,更多的人是打著“義診”、“講課”等旗號,行賣藥、推銷儀器之實。

  張更良教授說:“經常會有人以各種名義搞此類活動,還邀請各醫院的專家參加,正規醫院的醫生一般不會見利忘義,但是有些效益差的小醫院醫生在利益的誘惑下可能會‘為虎作伥’,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根本就是連醫師資格證都沒有的‘冒牌貨’。”

  所有正規醫院的糖尿病教育,肯定不會賣藥或賣任何設備,各醫院從事內分泌科的一般在11月14日糖尿病日也都會搞科普活動,也都是純粹的義診。

  無毒副作用的中藥抗糖

  對於中醫藥抗糖,醫學界已經達成普遍共識,一般來說,中醫藥對於降低血糖指標沒有顯著效果,其主要作用體現在抑制並發症的發生發展。而現在的廣告中經常會看到類似的內容:祖傳秘方,純中藥制劑,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服藥XX分鐘後即可快速降低血糖。

  張更良教授指出,凡是能快速降糖的中藥制劑中一定添加了降糖西藥成分。關於這個問題,各大媒體已經無數次披露,今年年初的“糖脂寧膠囊”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警鐘,所謂“純中藥制劑”降糖藥物,千萬不要輕信。

  如果未經國家批准,就在中藥制劑中添加西藥成分,並不向使用者說明,是違法行為。這些添加了不明成分西藥的“中成藥”,服用後不但不會“沒有毒副作用”,相反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無糖食品的誤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已經成為一個利潤最大的行業。對於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問題在“吃”上,於是所謂的“無糖食品”就變得炙手可熱。尤其是很多老年患者的子女家屬對於此類產品最沒有免疫力的,心疼患病老人不敢吃好東西,給老人買“無糖食品”成為一種心理安慰。

  然而多位專家指出無蔗糖不等於無其他單糖(葡萄糖、果糖等)或雙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等),所以該類產品並不是無糖產品。還有的雖然標注“無蔗糖”,但在其配料表中卻標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其實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另外,一些所謂的“無糖食品”,雖然未使用蔗糖作為甜味劑,但卻“偷梁換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劑。實際上此類產品並不等於不合糖。

  如糖友迷信無糖食品,大量食用,很可能造成血糖波動,導致病情加重。

  如何躲避“忽悠”的陷阱?

  張更良教授指出,之所以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糖尿病大做文章,關鍵還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知識的缺乏,要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現象,必須加大力度繼續普及糖尿病教育,讓患者具備分辨真偽的能力。

  他提示糖友們說:只要是宣傳“能根治、不用終身服藥、不用忌口”的藥物,多半是假的;能直接“降糖”的中醫藥制劑千萬不要輕易服用,更不能迷信“無糖食品”。購買抗糖藥物,一定要接受正規醫院專家的建議,不要盲目相信廣告。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