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年期婦女易得患糖尿病?

      糖尿病有許多類型,其中有一類發生在中年及中年以後,同時在絕經前後,婦女的糖代謝也確易發生變化,糖更容易轉化為脂肪,並隨年齡增長糖

  • 孩子也會得糖尿病

      一名7歲小學生上間操時,突然在操場上休克;另一名小學生腳趾變黑,母親竟以為是得了凍瘡——經醫生檢查,這兩個孩子患的是糖尿病。11

  • 夜間低血糖冬季易高發

      夜間低血糖一般出現在凌晨1~3點鐘左右,除了出汗、心慌外,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徐梓輝提醒,做噩夢,或第二天晨起頭痛、

  • 糖尿病人別忘補維D

      意大利研究人員最近在醫學雜志《糖尿病治療》上刊文說,2型糖尿病人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失,同時這項研究還表明,維生素D可降低糖尿病並

  • 糖尿病別忽視四個報警信號

      報警信號一:腰臀比例大於0.85   中年以上的女性正常的腰圍與臀圍比值為0.7~0.85。如果大於0.85,別把它當成是人到

  • 多喝糖汽水易患糖尿病

      一次新的研究認為,女性每天多喝含糖汽水,不僅增加體重,還會極大地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險。   德國的一位研究人員說,每天至少喝一份含

  • 糖尿病不宜服甘草、鹿茸制劑

      糖尿病已成為我國目前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地危害人們的健康。但有相當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並未意識到,在使用降糖藥的同時,又服用

  • 別讓糖尿病傷了腎

      ■糖尿病腎病會直接縮短病人的壽命   解放軍306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劉彥君介紹,目前糖尿病是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它的眾多並發症對

  • 頻繁洗足浴或導致截肢

      早報訊 天氣轉冷,洗足浴的人逐漸增多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洗足浴,杭州的李先生就因為足浴過於頻繁,導致患糖尿病的他右腳感染病變

  • 糖友謹防8大心理誤區

      美國杜克大學醫療中心研究者早就發現,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或調整患者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藥物一樣的幫助緩解糖尿病症狀的

  • 無糖食品真的不含糖?

      專家說,一些所謂的“無糖食品”,雖然未使用蔗糖作為甜味劑,但卻“偷梁換柱”,把蔗糖的替代品糖精充作甜味劑。這類甜味劑所產生的熱量

  • 春節後 糖友該走出哪些誤區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醇厚肥甘飲食擺滿飯桌,糖尿病患者往往放松警惕,忘記醫生的囑托,放開了肚子海吃,結果導致血糖升高或出現波動

  • 認識糖尿病:五大誤區逐個數

      面對這種種,您的健康觀念如何?您是否也曾經或正在陷入這些誤區之中?   關鍵詞:心理  心理壓力過大而患抑郁症  有些患者查出糖

  • 糖尿病患更應防癌!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惡性腫瘤發生率高達28。35%,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症,而胰島素有促進惡性腫瘤生長

  • 糖尿病:什麼最可怕?

      並發症多多   糖尿病並發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並發症來勢洶洶,處理不好可危及生命,處理好了就可僥幸渡過,而且基本上不

  • 糖友:焦點別只放在“血糖”上

      一個早春的午夜,老董突然感到胸痛、憋氣,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經過救治脫離危險。出院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

  • “無糖”崇拜險些喪命!

      63歲的王大媽12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一直用藥物控制血糖,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結合飲食調節來控制血糖。半年前,王大媽抵擋不住市面上

  • IGR:小心糖尿病的“前奏”

      糖調節受損,又稱糖尿病的前期,包括糖耐量異常(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損(IFG)。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6.9mmo

  • 糖尿病vs胰腺癌:緣來匪淺!

      北京腫瘤醫院肝膽胰外二科主任郝純毅教授介紹,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的大量攝入,以及吸煙、酗酒等惡習,靜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使

  • 瞧瞧糖尿病的“近親”們

      (1)肢端肥大症。由於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拮抗胰島素作用引起糖代謝紊亂,可出現垂體性糖尿病症群。典型肢端肥大症群有助於診斷。   (

1446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類型- 飲食療法- 生活起居- 飲食護理- 糖尿病問答
Copyright © 胰島糖尿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