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幾年的研究成果,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防治糖尿病並發症的基本要素:
1、並發症危險因素和預警指標的監測
定期檢測導致糖尿病並發症的危險因素和並發症預警指標,以便及時祛除這些致病因子,早期發現並力爭逆轉並發症。其中包括:(1)血壓、體重、腰圍,足背動脈搏動和踝動脈/肱動脈收縮壓比值,肢體末端痛、溫、觸覺,眼底檢查,心電圖和大血管超聲,肌電圖等;(2)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酸、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等;(3)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轉鐵蛋白排洩率。
2、糾正不良生活方式
避免過度精神緊張、控制體重、鍛煉、低鹽和低脂肪飲食、戒煙、限量飲酒可以預防高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研究證實,低熱量、低脂肪、較高纖維的飲食可延緩血糖的吸收,減輕對胰島素分泌的刺激。定期和有規律的活動有助於控制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島素血症。
3、消除胰島素抵抗作用
胰島素抵抗也就是周圍組織如肌肉、肝髒和脂肪等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紊亂、肥胖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共同“土壤”。
胰島素抵抗造成血糖和脂質代謝紊亂,使血漿胰島素水平代償性升高,從而可促使血栓形成,促使動脈壁脂質沉積和動脈平滑肌增殖,促使水鈉潴留和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因此消除胰島素抵抗,使血漿胰島素水平恢復正常,有助於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變。
4、控制血壓
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事件危險性高4倍。有試驗證實,控制血壓比控制血糖對降低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率和並發症相關的死亡率更有益。2003年美國JNC7的報告建議糖尿病患者降血壓治療應達到的目標為130/80mmHg。但對有腦血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血壓水平可根據患者的腦供血狀況適當上調。降血壓藥物的選擇要根據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心率、心肝腎功能、患者的經濟狀況等綜合考慮。
5、調整血脂
血脂紊亂是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血脂紊亂表現為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調整血脂就是要把高的有害脂質即甘油三酯、高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至理想水平,把低的有益脂質即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到正常的水平。臨床研究證明,長期有目的地進行調脂治療,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因此,調整血脂治療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的重要手段
6、阻斷蛋白質的非酶糖化
蛋白質非酶糖化是指葡萄糖的醛基與蛋白質分子中賴氨酸或羟賴氨酸的ε-氨基結合形成糖基化蛋白質的反應過程,最終形成糖基化終末產物(AGE)。血糖的水平、蛋白質的半衰期及蛋白質中賴氨酸和羟賴氨酸含量是影響糖基化的主要因素。蛋白質糖化後,造成蛋白質的結構、理化性質和功能等發生改變。
糖尿病的每種慢性並發症都與蛋白質糖化密切相關。所以,采取各種措施,控制糖基化過程,減少AGE形成,可有效預防糖尿病慢性並發症。臨床觀察發現嚴格控制血糖,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並適當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可有效阻斷蛋白質的非酶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