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為期24周的多中心開放標記研究顯示,對於二甲雙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基礎甘精胰島素改善血糖控制的效果優於加用西他列汀。然而,甘精胰島素組患者的體重增幅較大且低血糖發生率顯著增高,不過重度低血糖發生率極低。該研究同時在線發表於《柳葉刀》雜志。
這項隨機研究首次在真實臨床條件下既往未接受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對甘精胰島素和西他列汀這兩種通常被視為二甲雙胍二線追加治療的降糖藥物進行了比較。該研究由哥倫比亞哈維裡亞那大學的Pablo J. Aschner博士及其同事進行,納入年齡35~70歲、2型糖尿病病程6個月以上、經二甲雙胍治療後血紅蛋白A1c水平仍為7%~11%的患者。250例患者隨機接受甘精胰島素治療,初始劑量為0.2 U/kg體重,晚餐時或睡前用預填充注射筆注射,允許根據自我監測的血糖水平調節劑量。265例患者接受西他列汀治療,每天早上口服固定劑量100 mg,研究期間不允許改變劑量。
兩組的基線HbA1c水平均為8.5%。在研究期間,甘精胰島素組和西他列汀組的HbA1c水平分別平均降低1.72%和1.13%,差異顯著。24周時,甘精胰島素組HbA1c水平≤7%的患者比例高於西他列汀組(68% vs. 42%),HbA1c水平≤6.5%的患者比例也高於西他列汀組(40% vs. 17%)。此外,甘精胰島素組患者自我監測的空腹血糖的降幅顯著大於西他列汀組,校正後的平均組間差值為41.2 mg/dl。
研究期間,甘精胰島素的劑量不斷增加,基線時為0.19 U/kg,12周時增至0.45 U/kg,24周時增至0.5 U/kg,平均劑量為41.4 U/d。甘精胰島素組患者的體重增加0.44 kg,西他列汀組體重降低1.08 kg,差異顯著。甘精胰島素組發生≥1次症狀性低血糖的患者比例高於西他列汀組(54% vs. 46%)。甘精胰島素組的低血糖事件發生率是西他列汀組的8.45倍(4.21起事件/病人-年 vs. 0.5起事件/病人-年)。雖然重度低血糖在兩組中均罕見,但甘精胰島素組重度低血糖的發生率是西他列汀組的3.4倍(1% vs. <1%)。其他治療中出現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無組間差異。
研究者表示,總體而言,這些結果表明,通過平均追加0.5 U/kg劑量的甘精胰島素可以達到血糖控制目標,並且體重增加不超過0.5 kg。該研究結果與既往同類研究結果一致。為了避免低血糖相關不良反應(如心血管疾病和相關死亡),在進行強化降糖治療的同時,還應定期自我血糖監測,病程長的高危患者更應如此。鑒於胰島素優化血糖控制的效果較佳,早期使用較小劑量的胰島素進行強化降糖治療,可在減少低血糖風險的同時達到最佳的血糖控制,可能也有助於患者獲得良好的遠期預後。
在隨刊述評中,阿姆斯特丹VU大學醫學中心的Michaela Diamant博士指出,目前既不清楚在2型糖尿病早期使用基礎胰島素是否有助於改善遠期預後,也不清楚早期使用胰島素的療效最終是否會被進行性體重增加和過多的低血糖事件所抵消,後兩者可導致心血管風險增加、治療費用增加及生活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