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要一提起糖尿病,由於要終身治療,因而錯誤地認為糖尿病是“不治之症”,總是悲觀失望,認為自己活不了太長時間,長壽與他們無緣。其實,糖尿病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可怕,糖尿病患者只要按科學規律辦事,能夠認真聽從醫生的指導,是完全可以控制得很滿意的。
糖尿病患者必須遵從的治療措施:
一、必須注意飲食控制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最基礎治療。有研究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教育,以93名研究對象,給他們提供了血糖生成指數(GI)測定結果在內的《糖尿病人膳食指導手冊》,每周1~2次對他們進行面對面授課,傳授糖尿病基礎知識和膳食營養知識,並開展門診和電話咨詢。五個月後隨訪評價結果表明,有92.2%的患者能了解食物GI的含義,且能注意選擇GI低的食物,膳食結構更趨平衡合理和多樣化;患者空腹血糖、餐後兩小時血糖、血脂水平分別下降15.1%、16.2%和5.8%;89%的患者臨床自覺症狀有顯著改善;50%的患者在實驗末期已可以不用或減用降糖藥。
二、必須堅持合理的運動臨床研究發現,適量的運動可使胰島素消耗減少,使胰島B細胞負擔減輕。另外,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對自身和外來注射的胰島素不敏感,通過運動使體重減輕後,可改善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胰島素的用量減少。運動還可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
三、必須定期監測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不注意血糖的監測,幾個月甚至於兩年化驗一次,造成盲目服藥,血糖控制不好也不知道。有人認為只要測血糖就高,測不測都一樣,就放棄了對血糖的監測和控制;有人平時血糖控制較好,就放松了對血糖的監測;還有一些人平時工作很緊張,感覺沒有臨床症狀,也就不按時測血糖,這些對糖尿病的治療都是不利的。主動監測並很好地記錄自己的血糖情況,才是對本人健康和家庭負責的態度。
四、不應害怕使用胰島素許多患者害怕使用胰島素會形成依賴,認為用上容易撤下難。胰島素是我們體內糖代謝所必需的一種生理激素,至於是否需要注射補充胰島素,取決於患者自身胰島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島B細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倘若患者的B細胞尚有功能,用了胰島素,等於讓胰島細胞得到一定的休息,血糖穩定後,仍可停掉胰島素改為口服藥。
五、胰島素強化治療更重要胰島素強化治療是指在保證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的基礎上,通過每日三次或四次注射胰島素而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一般情況下,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控制餐後血糖,睡前注射中、長效胰島素控制夜間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目前最先進的胰島素強化治療是采用胰島素泵治療,即通過胰島素泵計算機系統設置基礎量和餐前劑量,模擬正常人胰島功能和胰島素分泌模式,可使血糖得到最滿意的控制,但由於費用較高,目前尚不能在我國普及。
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有關資料表明,因心理因素發病的糖尿病患者占60%以上。暴怒、焦慮、恐懼、悲傷等情志變化均可導致精神緊張和劇烈的心理沖突,其中尤以暴怒對糖尿病患者影響最大。這是因為暴怒會使人的交感神經高度緊張和興奮,機體為應付外來的刺激,必須迅速做出反應。一方面,在大腦的調控下,兒茶酚胺釋放量增多,腎上腺分泌出比正常情況下更多的腎上腺素。在激素分泌過多時,肝中的糖元即轉變成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以提高血中葡萄糖濃度;另一方面,為保證機體在應急時對能量的需要,機體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這無疑會使血糖進一步上升。
七、及早治療並發症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形形色色的並發症,這些並發症危害都非常大,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健康和長壽。因此,糖尿病人要認識到,只有堅持治療糖尿病才能推遲並發症的出現,一旦出現並發症,即使很輕微,也要積極治療。
專家溫馨建議: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知識的普及,目前糖尿病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但是,我們面臨的威脅是糖尿病並發症的侵害。不同的人群應該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藥、注射胰島素等等。在飲食方面,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不少於40克),提倡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糧、含糖低的水果。低鹽、少油。生活習慣上戒煙限酒。增加運動。我們可以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素如抗氧化劑、蜂膠、靈芝孢子粉、B族維生素、鎂、鋅、泛酸來協助降糖,會有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人能吃豆制品嗎?
糖尿病人能吃豆制品嗎?糖友們都知道,患了糖尿病之後對飲食的要求也變得非常嚴格了。有些食物是 |
|
糖尿病病人的運動黃金時段是什麼時候?
糖尿病人運動的黃金時段是什麼時候 許多老年人患上糖尿病後,並不懂得運動療法對於糖尿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