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召開的亞洲胰島素治療高峰論壇上,中外專家一致認為應盡快消除醫生和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認識誤區,及早開始對2型糖尿病(專題 訪談 咨詢)患者進行強化治療,以避免糖尿病控制不良所導致的並發症,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巨額醫療費用開支。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兼任大內科主任楊文英教授指出:目前臨床上存在大量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血糖不達標的患者,根據國際糖尿病治療實踐研究(IDMPS)第二階段的數據顯示,僅有32.7%的患者血糖達標。中國糖尿病的控制狀況雖然在這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距離達標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遠未達標,應及早使用胰島素。
當患者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時,胰島β細胞功能已損失過半,且隨著病程進展不斷下降,同時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更差更易出現β細胞功能衰竭。傳統的糖尿病治療模式多采取階梯式的方法,而胰島素經常被看作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在生活方式干預和多種口服降糖藥物聯合應用失效後才被啟用,使得患者起始胰島素治療的時間過晚。然而近年來以上觀點正在逐漸發生轉變,許多研究都已顯示,早期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更好地恢復,並可使糖尿病病情得到緩解。因此針對中國人β細胞功能普遍較差的狀況,《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特別指出,在一定時間內口服藥物治療不達標即可啟動胰島素治療,並應該強調同時針對空腹及餐後高血糖,補充基礎與餐時胰島素,以實現血糖的全面達標。
EHM-Hoofddorp醫學主任羅伯特博士(Dr. Robert Ligthelm)說:“糖尿病控制不佳是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狀況,根據WHO的估計,全球有近15%的醫療衛生預算用於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治療,如不改變這種狀況,糖尿病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將使各國難以承受。
“現在已經有很多臨床試驗都表明,早期應用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進行強化治療,可取得更好的長期血糖控制,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率也顯著高於傳統的階梯式療法,其中胰島素類似物的實際效果更為出色。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使患者獲益良多,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8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即可使糖尿病患者截肢或者致命的外周血管病變下降43%、微血管疾病下降37%、白內障手術率下降19%、心衰發生率降低16%、心梗和中風分別下降14%和12%。因此能夠顯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大幅降低糖尿病遠期並發症的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強化治療應當被更加廣泛的應用。
德國Fachklinik糖尿病代謝中心醫學主任 Andreas Liebl教授說,“血糖控制不達標不僅存在於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不少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也存在血糖不達標的狀況,這主要是由於在胰島素治療的起始、優化和強化治療的三個階段,醫生和患者都面臨著很多的阻力,這種阻力隨著治療要求的提高而越來越大。胰島素的強化治療是糖尿病治療中至關重要的療手段,但在這個階段,醫生和患者面臨的困難也是最大的,隨著各種新型胰島素制劑的不斷研發,更為安全有效的胰島素類似物可以幫助醫生和患者克服以往使用胰島素治療的諸多障礙,比如更少的低血糖風險、更為靈活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時,克服這種困難需要醫療機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對患者進行教育,而患者也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消除認識的誤區,這對於糖尿病治療而言,是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的。”